莫因“求职心切” 掉入“出国务工”陷阱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3-06-13 07:57:36


(相关资料图)

以严监管、强处罚让“伪中介”付出代价,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近几年来,网络上出现许多招聘海外务工人员的广告,有到新西兰去当挤奶工的,也有到澳大利亚去搞水果采摘的,号称月薪能达到两三万元。招聘方还承诺没有门槛,应聘者只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报名费,就可以等着出国务工拿高薪了。但很多看起来很好的工作机会,背后却充满了陷阱。

面对当前就业压力,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就业机会也显得更加紧俏。无论是求职人员还是相关监管部门,都需要擦亮双眼,打起十二分精神,谨防一些机构利用人们“求职心切”的心理,编织“出国务工”的陷阱。

实际上,出国务工并不简单,法律对相关中介机构也有严格要求。根据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机构,需经省级或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获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且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600万元。所以,鉴别一家中介机构是不是骗子,考察其资质大致就能看出端倪。

按说出国务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一些人对出国务工动心也是情理之中。于个人来说,当然可以珍惜类似的机会,但前提是确保机会真实可靠。

与国内就业不同,很多人对于涉及出国务工的资质、程序等问题较为陌生,一些骗子公司之所以能够得逞,靠的就是这种认知差。而一旦被骗,应聘者往往又会陷入维权无门的境地。

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要确保中介机构资质真实可靠。报道也提到,在商务部官方网站上,就可以直接查询到全国各地具备相关资质的从事对外劳务合作机构的名单。如果是这些机构有务工需求,多半就是真实的。当然,也要警惕部分机构挂羊头卖狗肉、虚假承诺等情况。

此外,职能部门也应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比如,及时、主动进行相关政策与权威信息披露,供公众查询;加强针对中介机构的资质动态核验,及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处罚,直至取消相关资质等。同时,有关执法部门有必要加强重点巡查监管,以严监管、强处罚让“伪中介”付出代价,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尤其重要的是,在异国他乡、陌生环境,必然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具体到个人是否合适,也需要慎重考虑,切忌盲目。

说到底,对有志于出国务工的人来说,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了一场“冒险”,风险控制是一道必答题,必须充分准备、认真作答。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手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